关于巨翅老人读后感

时间:2021-06-14 来源:小说 点击:

  巨翅老人读后感(一)

  对世界的善意

  ——读《巨翅老人》有感

  提到诺布尔文学奖获奖者加夫列尔·马尔克斯,大家记忆犹深的还是那部家喻户晓的《百年孤独》,巨翅老人读后感。但我偏爱他的短篇小说,下面说到这篇《巨翅老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小说一开始就描述了这样一个世界:倾盆的大雨、腐烂生物带来的瘟疫、高烧不止的婴儿、昏暗的天空、被水和烂泥侵泡的海滩和庭院。这是一个封闭的原始社会形态。然而巨翅老人的出现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形形色色的人们凭借着愚昧的头脑对老人做出了种种异想开天的推测和判断,贪婪的人利用好奇心敛财,冷漠的人不断挑衅。巨翅老人遭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直到另外一个有着离奇身世的可怜女孩分散了人群的注意力,人们慢慢的恢复到生活的常规。被忽视的巨翅老人在寒冬中奄奄一息,却出人意料的在下个春天复苏,他挥舞着巨大的翅膀,飞翔,飞回属于他的天空。

  在这个短小的故事里我看到了不同生活形式之间的冲突。新的人和事物突然出现时,传统生活形式本能的会出现抵触和冷漠,进而带来排斥和摩擦。小说中那个原始而平静的小世界,每个人对陌生人始终保持着戒备心态,即使是看起来温和没有攻击性的老人也无法获得同期和理解。人们本能的排斥异己,害怕他成为障碍、希望他消失。没有人愿意因为老人的到来而改变他们原本的生活状态,而老人呢,平静的接受了这一切,在苦难殆尽之后,他默默的离开了。

  老子曾经提出的"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已经不适合现代高速发展的文明,但巨翅老人的遭遇仍然被现实社会默默的影射。

  当你去到某个城市开拓市场时,却发现当地人抱成团,排斥外地人进入他们的市场。

  当你因为好友的孜孜不倦地邀请而进入她原本稳固的小圈子,却没有获得她圈子里的人的认可和接受,对你来说,也就没有什么乐趣,甚至是折磨了。

  甚至当你或是游学回家,或是打工归乡,家乡的环境也在你不在的那段时光悄悄的变化着,你会发现你已经无法和家乡进行无缝对接了。生活习惯变化了,消费观念变化了,甚至是聊天的话题也改变了。你默认的被隔断在家乡之外,但你并没有沮丧,度过几天假日后,你还是高兴的返回属于或者不属于你的城市,继续你习惯了的生活。

  我们习惯对指向性并不确定的新生事物进行观望,习惯了用没有接纳性的眼光对待那些可能让自己精神富足灵魂升华的事物。如果实现知道明确的答案时,我们很容易果断的做出决定,无论结果是好还是坏;然而当事物像巨翅老人一样无法确定结果和未来时,我们会犹豫,并尽量少的去做尝试性努力。

  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付出有没有回报,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努力能不能收获果实,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投入能不能获得收益。大多数时候我们犹豫不决,错失了很多机遇。我们警惕,但不够自信。

  巨翅老人没有给人们带来实际的好处,在他飞走后,大家会松一口气,或许还有"幸好当时我没有怎么怎么样,不然就白做了"之类的言论出现,可是那个当时却是谁知道呢?谁知道如果有人以善意和接纳对待巨翅老人,结果会怎样?会不会有所获得?没有人尝试,就没有人知道答案。

  有时候我想,多点付出,哪怕是无谓的,对我们影响也不会很大。

  对待亲人,吃点亏又有什么关系?

  对待爱人,爱的比他(她)多又有什么关系?

  对待朋友,信任比背叛多一些又有什么关系?

  对待陌生人,微笑比冷漠多一些又有什么关系?

  世界很大,一生很短,读后感《巨翅老人读后感》。错过的很多,遇到的很少。

  也许此时你对无意闯入你生活的某个路人的露出微笑,只是为了证明虽然所有的事物都在不停变化,你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对这个世界从始至终的善意。

  巨翅老人读后感(二)

  天使的境遇

  有一天,天使竟然这样地降临人间了,可是这位天使却全然不如人们传统理念中的想象一样,他"穿戴得像个乞丐,在剃光的脑袋上仅留有一束灰发,嘴巴里剩下稀稀落落的几颗牙齿",他虽然天生一对翅膀,但早已是"十分肮脏",羽毛落掉了一半,这样的一副丑态自然令充斥在"压迫,掠夺和孤单"中的拉丁美洲人民难以信服。于是天使和人们之间的隔膜就这样的生成了。

  巨翅老人的到来本来是出于爱心,正像文中那位通晓人间生死大事的女邻居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位天使,肯定是为了孩子来的",但是蒙昧和残忍的人们并未给他应有的招待,他落魄的仪容让自己备受迫害,人们像对待重刑犯一样地欺辱着他,像对待马戏团的小丑一样地戏弄着他,如原文描述的那样:"贝拉约手持警棍,整个下午从厨房里监视着他";"临睡觉前,他(贝拉约)把老人从烂泥中拖出来,同母鸡一起圈在铁丝鸡笼里";"所有的邻居都在鸡笼前围观,毫无虔诚地戏耍着那位天使,从铁丝网的小孔向他投些吃的东西。"而天使呢?忍耐是他的宿命,拯救是他的职责,于是他任凭着残废人从他的身上拔去羽毛触摸伤口;也任凭着被人的误解,而仍然给那位发烧的孩子带去福音和健康。作者这样书写的目的无疑是想让天使的忍耐和拯救意识与人间的愚昧和残忍构成对比。为了更加突出这样一种性格的对比,作家还另外引入了一个意象:天使的语言。在人们的眼中,天使操着一口"难懂的方言",而不懂属于"上帝的语言"的拉丁语,这本来就是一个讽刺,天使是为上帝传递消息的人,是上帝最为亲密的使者,他所使用的语言也一定是最为纯正的"上帝的语言".人们蒙昧的理解只能说明他们再也听不懂上帝的话,他们自以为是,却早已与上帝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隔膜,他们否认纯正的真理,并使用"方言"这样的字眼加以鄙视,却让自己在无知和愚昧的沼泽中越陷越深。当然,从其他角度来说,这样的一个意象似乎也有作家对于神职人员的嘲弄和否定,他们打着帮助上帝救赎人类的幌子,却实际连天使和魔鬼也分不清,(范_文_先_生_网)更不要说是通过语言"问候上帝的使者"这样高深的事情了,呆滞的工作方式只教会了他们"写一封信给他的主教,让主教再写一封信给罗马教皇陛下"这样的方式,而此外,那位在小说里被形容为"通晓人间生死大事的女邻居"虽然刚开始的时候"只消一眼"便认出了天使,但她所知晓的也只是些皮毛而已,其实并非真正地懂得天使,之后她神职毫无道理地认为樟脑球是天使的特殊食物,并让信徒用这个去喂巨翅老人,可实际上天使"连看也不看一下".

  马尔克斯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在这篇小说中,作家依然不懈地持有着这一流派作家的"魔幻"以及"现实主义"的创作特色,但这种形式的创作并非是"为了杜撰或为了魔幻而魔幻",实质上确是借此而用"冷静的态度和毫不辩解的口吻"来反映拉丁美洲甚至是整个世界上都存在着的现实。"科学的发展不能取消生活的神秘,而神秘作为现实出现时,却成为牟利的工具,似乎只有金钱是贯通神秘和现实的不变工具。"的确如此,通读全文,我们发现,巨翅老人俨然是唯一的一个"没有从整个事情里捞到好处的人",其他的大小人物都无一例外地享受到了金钱或是健康的恩惠,在蒙受这些恩惠的时候,他们早已不在乎巨翅老人是神,是魔,还是人了。在小说里,贝拉约夫妇用收门票的钱盖起了一座"有阳台和花园的两层楼住宅";"孩子烧退醒了过来,想吃东西了";"不能恢复视力的盲人又长出三颗新的牙齿";杂耍班的流动演出也从中获利许多。实际上,天使早已用他的这些恩泽人们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身份,只是庸众们难以发觉而已。

  除此之外,在小说中还有着不少颠覆性的力量。首先是天使的形象,他全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孩童的样子,而是一位病残的老人,并且拖着一双肮脏的翅膀;另外,在我们的观念中,天使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至少食物应该与普通人大不相同,但事实上,他也像我们大家一样,是吃茄子泥的,并靠普通的食物维持生命。

  《巨翅老人》,我所读过的马尔克斯的第一部作品,即使全然没有《百年孤独》里庞大而震撼人心的史诗般家族叙事;没有《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里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但平凡而简短的《巨翅老人》却一样给人心灵上的不平静和由衷而生的悲悯情怀。

[关于巨翅老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1.关于《让太阳长上翅膀》读后感

2.关于《彩色的翅膀》读后感

3.蓝翅鸟读后感

4.关于老人与海的读后感3篇

5.《老人与海》300字读后感

6.老人与海英文读后感精选

7.老人与海英文的读后感

8.关于《简爱》读后感

9.关于《论语》读后感

10.关于《意林》读后感

关于巨翅老人读后感

https://m.jinxinghang.cn/fenleizuowen/274821/

推荐访问: 巨翅老人读后感 巨翅老人文学评论

扩展阅读文章

小说热门文章

小说推荐文章

推荐内容

京ICP备15015689号 返回顶部

顺风作文网|优秀作文大全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